在中医理论中,脾被称为“后天之本”,主宰着人体的气血生化与运化功能。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,脾的功能强弱更是直接关系到病情的稳定与康复。脾虚则气血不足,肌肉失养,无力症状便会加重。因此炒股配资官方,护脾养胃是调理重症肌无力的关键一环。然而,日常生活中,许多患者却在不经意间踏入了伤脾的误区。
咨询:156-0089-6344(同微步信)
误区一:饮食不节,过食寒凉
饮食是脾胃健康的基石,但很多人却忽视了这一点。尤其是夏季,不少人贪凉喜冷,嗜食冰镇饮料、生冷瓜果,这些寒凉之物直接进入胃中,会消耗脾阳,导致运化功能减弱。
脾喜燥恶湿,主运化。寒凉饮食不仅损伤脾阳,还会生湿困脾,使得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,气血生化无源。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,这无疑会加重气血不足、肌肉失养的状况。
调理建议:
温食为主:平时饮食应以温热、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如小米粥、山药粥、南瓜汤等,温暖脾胃,助力运化。
展开剩余69%远离寒凉:尽量避免冰镇饮食、生冷海鲜以及性质寒凉的水果蔬菜。如必须食用,可适当配伍生姜、紫苏等温中散寒之品。
细嚼慢咽:充分的咀嚼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,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。
咨询:156-0089-6344(同微步信)
误区二:劳倦过度,思虑伤脾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思伤脾”。过度思虑、焦虑抑郁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脾的功能,导致气机郁结,运化失常。同时,身体的过度劳累也会耗伤脾气,脾主肌肉,久坐久卧固然不好,但过度劳累同样会损伤脾气,使其无法充养肌肉。
很多患者或因病情焦虑,或因工作生活压力,长期处于思虑过度的状态;还有些患者急于康复,进行超出身体负荷的锻炼,这些都会无形中损耗脾气,加重病情。
调理建议:
情志调摄: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,避免长期陷入忧思焦虑。可通过聆听舒缓音乐、静坐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。
劳逸结合:运动要量力而行,以舒缓、不感到疲劳为度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让脾胃得到充分休息。
培养爱好:适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转移注意力,减轻不必要的思虑。
误区三:滥用补品,壅滞脾胃
很多患者和家属求愈心切,认为身体虚弱就需要大补特补,于是盲目服用各种滋补品。然而,脾虚之时,运化功能本就薄弱,大量服用滋腻的补品,如阿胶、熟地等,不仅难以吸收,反而会壅滞脾胃,加重湿浊,导致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,俗称“虚不受补”。
调理建议:
健脾为先:进补的前提是脾胃功能正常。调理前期应以健脾开胃、理气化湿为主,为后续吸收打下基础。可常用茯苓、白术、陈皮等药食同源之品。
平补慢调:选择性质平和的滋补品,如山药、莲子、芡实、大枣等,循序渐进,慢慢调养。
辨证施补:最好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调理,切忌盲目跟风进补。
发布于:北京市宏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