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攻机器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0%一手配资开户网
南京无人机,黄山峭壁当起“挑山工”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
晨雾中,旋翼嗡鸣骤响。黑色无人机如利箭掠过黄山奇险陡峭的崖壁,仅10分钟便悬停在海拔1700米的中转站,卸下物资,载上80公斤的生活垃圾,转瞬又没入云海。
无人机,来自拓攻(南京)机器人有限公司——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南京独角兽企业。7月1日,记者见到拓攻机器人总经理张羽时,他刚出差回来,再次为团队新增了几笔山区无人机物流业务。
“山区物流是低空经济最先落地的场景之一,各地需求量很大。”张羽告诉记者,今年上半年拓攻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约40%,主要“涨”在山区物流业务和海外市场拓展上。
将无人机部署到山区替代传统“挑山工”绝非易事,面临的技术挑战涵盖载荷性能瓶颈、能源续航桎梏、飞控系统考验等。翱翔黄山的便是拓攻机器人单机载荷最大的运鹏800物流无人机。不过,这个“最大”很快将要被打破。
5202.png
“我们正在研发新一代物流无人机,内部代号X平台,最大载荷可以达到150公斤。目前原型样机刚刚研制出来,正在进行测试。”张羽介绍,今年拓攻机器人已经发布了丰鹏700农业无人机、运鹏600物流无人机、丰鹏300E农业无人飞机等新品。X平台测试顺利的话,也将在年内发布。
说话间,张羽的手机铃声响起,电话另一头是一家山东企业,谈的也是山区物流业务。“对方想买我们的新产品,做大载荷物流。其实正是新产品的接续落地,才有了营收跑出加速度。无论在哪里,都是产品过硬最重要。”采访中,张羽反复提及“想把产品做好”“要把产品做好”。
为此,拓攻机器人自成立之初便高度重视产业科技创新,每年持续以营收的20%投入研发领域。同时,通过优化薪酬体系、实施股权激励等多元化机制,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动能。目前公司团队规模超200人,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50%,形成了专业化的技术攻坚梯队。在企业展厅内,一整面墙壁陈列的发明专利证书,直观展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丰硕成果。
这份对创新的坚守最终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回响。近年来,拓攻机器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,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合作。目前,公司约一半的收入来源于出口业务,核心出口产品是农用植保机。相较于传统作业方式,农用植保无人机不仅工作效率高,而且不容易对人产生药物伤害,可节省人工和药物成本。
为了满足业务增长需要,今年2月,拓攻机器人从吉印大道的研发大楼搬进了九龙湖畔的新厂区。走进车间,记者看到无人机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。工作人员站在各自的岗位上,从机体开始一步步地完成无人机飞控系统、航电系统、动力系统和机翼等部件的安装,最后在生产线末端进行全面检测。整条生产线,一年可生产无人机约2000架。
“接下来,要进一步提升产能,做好公司标准化产品的迭代升级、非标准化产品的智能化生产一手配资开户网,还要深化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,把产品做好。比如通信要更加安全可靠、续航要更久、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要能打得更准等。”张羽翻开笔记本点着“待办清单”,斗志昂扬。
宏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